分类目录归档:光影世界

泰北故事——班亚和蕾雨

这是一部很有诚意的作品。可爱的孩子,虽然土里土气;原始的乡村气息,相亲相爱;接地气又不失可爱的方丈,还有欢乐的歌舞。

我已经很久很久没有在看完电影后留下过文字了,想当初豪言壮语地说要把看过的电影都记录下来。或者近年看的实在都白痴电影为主,又或者惰性始终占着上风,但是,《班亚和蕾雨》,才看了个开头,我就决定一定要写几句话语。

很多年来,我以为泰国影视就只是天雷滚滚的霸道总裁爱上我的狗血故事,一直还默默地可惜了如此多的帅哥美女演员。直到年初,无意看了一部多年以前的青春伦理剧,才发现,泰国的电影是很有内涵的,而且慢慢发现,泰国的青春剧拍得比大多国家的青春剧都有诚意,这个最最主要的原因,在我看来,就是他们启用的是真正的青春美少年,豆蔻年华的少年一抬手一举足,尽显都是青春荷尔蒙,而不像很多由明星来扮嫩,虽然相貌可以年少,那情怀却演永远都是演的。而《班亚和蕾雨》,这部表现泰北农村的儿童剧,主要演员竟然都是泰北的村民,这些小演员,一个个都是热带深色的肌肤,有胖圆着脸、胖圆着身子,有龅着牙,衣着灰土,总之,就是现实着的土气。注解说语言用的是泰北方言,我不懂泰语,分辨不出来,只是,导演能完全用一群村里孩子来演一部戏,而且这些孩子一个个还演绎得自然,情感表达得不会太夸张,也不会很生硬,更没有像现在很多青春偶像剧里的装酷面瘫,我觉得这是一部很有诚意的戏。

我发觉自己看一个影片,有时注意的不是主要情节,反而是一些旁枝末节。

影片的主要情节开始之前描述的泰北农村画面,是很真实的。影片开头有水牛,有农用车辆,有推车,有自行车,有穿梭的人群,有破旧的木房子,有长镜头定格的展翅公鸡,有骑着车的小女孩,都是浓浓的乡村生活气息。主角班亚出场有些急匆匆的,快步走下楼梯,告别父母,急忙跳上车,仅此几个画面,一个乡下男孩子的形象就鲜明地传达出来,同时也传达了这是一个相亲相爱的三口之家。班亚到学校的第一场戏就是考试,很老的桥段,有人作弊,有人告发,有意思的是,班亚提醒老师也是城里孩子想不到的手法,用一个小东西扔到了睡着张开嘴巴的老师口里。而老师的表现是不讲理的老师的做法:班亚和作弊者一起惩罚。这个桥段也是非常乡村学校老师气息,原因是班亚为什么用东西扔她,万一扔到眼睛怎么办?这个老师是一个斗鸡眼,很奇怪,这个乡村学校仅有的几个老师都是斗鸡眼的,不知道取义于何,仅仅是表达乡村聘请老师也没办法聘到很好的?接着的桥段就是所有学生故事了:作弊者对告发者的报复。一场孩子的打架,挑明了蕾雨的彪悍和对班亚的喜欢,当然也展示了班亚的能力与这正气。当然乡村故事少不了小伙伴的一起放牛、摸鱼,快乐而自由。这过程有一个算详细的情节,就是班亚被吸血虫进入体内痛苦不堪,最后完全是通过痛苦的吼叫把吸血虫给排泄出来,这个情节我也是不甚理解,是为了乡村生活的写实,还是为了表达宗教信仰,跟影片最后有所呼应?班亚认为能排泄出来是因为菩萨的保佑,起愿出家三天。

泰国是一个佛教国家,影片里很自然地有了庙里的师傅,有村民和师傅的各种交流。这个片子里的方丈,是一个非常接地气的可爱的师傅,他一样也害怕鬼神,怕鬼索命,他也爱财,而且最可爱真诚的是,他有了人家的捐赠后,马上送给曾经求助过他的班亚购买乐器。这个方丈不帅,不慈祥,但我真觉得这是一个非常可爱的大师。

还有一个片段我印象很深。或者真的是一个乡村片,所以除了佛教信仰,还有鬼神信仰,在我看来,这个鬼神信仰更像我们乡下的迷信。像我们所有熟知的那种大仙,鬼附身后能预言一些鬼神的事情与防范方法,但有意思的是,导演还安排个情节,一个村民在最后问彩票号码,结果大仙立即清醒过来,鬼不再附身。更说明导演排遣这种迷信的是,蕾雨忽然也鬼上身,当然她只是直指班亚要好好爱她,她最后倒在爸爸怀里狡黠地笑,都表明她的装神弄鬼。

回到这个片的主要内容,这部戏定位为儿童剧,音乐剧,主要讲述的就是班亚和他的小朋友准备音乐比赛的曲折而欢乐的故事。在孩子们似乎没有规律的蹦跳中交织着多种矛盾冲突(或者是我实在不懂欣赏泰北音乐与舞蹈,而把人家认为蹦跳了):主唱的选择,学校所有乐器都破损不堪到没办法继续排练,没有人能教乡村孩子们排舞等等。这些矛盾穿插着乡村的生活故事,虽然情节简单,但自然地表现着泰北乡村的生活与音乐元素。而泰国大概实在是一个非常早熟的国家,这是一个儿童故事,竟然还穿插着爱情冲突矛盾。而这个爱情故事又自然而然地用上了城市的元素,或者是以城市人的眼光来看待这个乡村。因为车坏了借宿在学校里曼谷孩子,跟着班亚他们游玩乡下各种好玩的游戏,摸鱼引蛇,引蜂扑蝶插秧,玩水,各种乡下的画面与游戏就这样快进地出来了,所有的美好都在城里孩子停留的短短时间里展现出来了,所以,城里孩子是喜欢这个乡村,喜欢这个乡村的孩子的,这不,城里最漂亮的女孩阿谬跟班亚的手也牵在了一起。引入城里孩子的视觉,不单展现了乡村的美好,还因此引发了爱情矛盾的冲突,泰国竟然可以早熟到让小学生就进入几角复杂关系,因此,这多重的矛盾冲突交织在一起,使得故事就丰满而有趣。是的,丰满,但并不曲折,虽然有种种波折,但最后是主角光芒大放其彩,班亚当上主唱,曼谷孩子阿吉不单为班亚请到了指导老师,还请来了人员在比赛时助威,最后获得首赛成功。

影片的最后,班亚给偷牛贼一枪击中,生死未知,这最后,除了能看明白方丈跟村民的鱼水之情,以及他对村民的真诚的爱。班亚的检测器从停止变成了有心跳,是表示佛教的奇迹么?

没有总结,只是顺着记忆写着,忽然才发现,这个影片,大多地方我是没看懂的,只是欢欢乐乐地看下来,直觉这是一部很有诚意的作品。可爱的孩子,虽然土里土气;原始的乡村气息,相亲相爱;接地气又不失可爱的方丈,还有欢乐的歌舞。虽然最后班亚莫名其妙地受了一枪,生死未知。

有些工作,是你想象不到的神圣——《入殓师》

“不可否认,小日本拍电影还是很有一套的,他们能拍出很纯很纯的爱情,如《属于你的我的初恋》,能拍出变态但又让人思考的,如《告白》,能拍出有点无厘头的,如《道歉大师》,也能拍出这种淡淡的,但又对生命饱含深情的,就是这个拿了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的《入殓师》。”

说起来是大道理,或者每个人都懂,但做起来永远很难的是人与人的沟通。想小林恨了父亲30年,以为同为爱电影爱小说的同事兼大师姐一早跟我推荐过这部电影,但我一直迟迟未找来看,甚至在小米盒子里看到有这个电影,每次都犹豫一下就晃过去,或者是年少时太过疯狂喜欢日剧,之后相当一段时间完全排斥日剧,甚至后来很流行的韩剧,又或者我潜意识里因为这个电影名而害怕,害怕一切有关死亡的东西。只是,近来,日子实在百无聊赖,人也越来越发懒,对东西也越来越容易厌倦,近年来一直喜爱的英美剧也提不起劲头,于是乎又找回年少时喜爱的日剧,偶尔听到一两个能听懂的单词,便很满足地以为自己的日语没白学。《入殓师》就在这种状态下看的。

不可否认,小日本拍电影还是很有一套的,他们能拍出很纯很纯的爱情,如《属于你的我的初恋》,能拍出变态但又让人思考的,如《告白》,能拍出有点无厘头的,如《道歉大师》,也能拍出这种淡淡的,但又对生命饱含深情的,就是这个拿了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的《入殓师》。

无疑,小林在某种意义上是上当受骗,某种意义上是为了钱而入了“入殓师”这个道,虽然他性格温和,但他接触到第一个尸体就是腐烂发臭的时候,他也接受不了,他也恶心,他也想辞职。只是,渐渐地,他发现社长,我觉得称为师傅或者更适合,庄重而又神奇地把一具发青僵硬的尸体重新打扮得跟活人一样漂亮,善良的他开始觉察到了这个工作的意义,或者神圣。所以,不管他小时的朋友警告他,还是老婆要离开他,他都没有放弃这份被人鄙视的工作,在他心里,这是一个帮助人在最后一程体面而尊严地上路,是对生命最高的敬仰。一开始的社长也好,后面的小林也好,面对死者,他们给死者还是生者,他们都给予最高的尊重:他们神态庄严,动作轻柔而尊重,每一个细节每一个动作,都考虑如何尽力恢复死者曾经的美丽,也都考虑到生者的伤痛心理,怕是他们心里对生命有极大的尊重,才能做到的。看着他们为一具一具的尸体入殓,我没有觉得害怕,不是因为对死亡消除了恐惧与避讳,而是这两个入殓师的神圣,吸引了观者的注意力。我不知道国内的入殓师是如何的,只是,我的家乡,一个偏僻的乡下,所谓的入殓师还是化妆师,是不可能得到我的半点尊重的。乡下的入殓或者叫化妆过程,是没有家属参与的,不像这电影里放的,家属是全程“监督”入殓的过程,我只记得,我那高大威严的父亲,最后被画了个大红脸,一个我从来之在心里而不愿意说出口的词是,“像小丑”,当时,乃至现今,我对化妆师没有半点的感激,甚至有的是深深的恨意。我知道,他们只是为了一个工作,绝无半点像这电影里入殓师对生命的尊重。当看到小林或者他师傅那么神圣而温柔地为一个个死者入殓时,我想,如果当初父亲能碰到他们这样的入殓师,我也会很感激的,就像电影里一个个家属对他们感激涕零。

电影里特意选择了两个特殊的人物让小林入殓,一个是澡堂老板娘,一个是他的父亲。澡堂老板娘是一个善良而关心小林的人,她让美尚一定要体谅小林,那时她应该知道小林是入殓师吧,而她儿子,小林小时的朋友,则鄙视地警告小林要找一份正经工作,别那么丢人了。当小林把老板娘打扮得漂漂亮亮的时候,他那悲恸的小时玩伴,还有刚从娘家回来的美尚,怕是忽然理解了小林执着的意义了吧。而他的父亲,这个让他幼儿园就开始学大提琴,让他以为大提琴就是他的梦想的人,也是6岁就抛弃他和母亲,让他恨了30年的人,最后以一具尸体出现在他的面前,他的痛,他的恨,他的爱,在他帮他父亲入殓的过程,一切都软化了,他脑海里模糊不清的父亲形象,在他替父亲化妆的过程渐渐清晰起来了,是的,他一直都是爱他父亲的,他父亲一直也爱他,惦念他,所以临终都握着他小时送给父亲的一颗小石头。

说起来是大道理,或者每个人都懂,但做起来永远很难的是人与人的沟通。想小林恨了父亲30年,以为他抛弃他们母子,为了爱情自私地逃走了,结果他父亲却孤苦伶仃,穷困潦倒地一个人在异乡挣扎。他父亲为什么没有回来着他们娘俩呢?小林母亲是还爱他父亲的,因为“所有东西都干净保存着,而没有扔掉”,小林心底也惦念他父亲的,电影没交代,按常理来推断,怕是他父亲“没脸再见”,但这种人的自尊,结果却往往没有让对方和自己更好,甚至误会是一直扩展,电影是有一个美好结局,小林看到了父亲手中握着的石头,现实中,怕是更多是永远解不开的误会。就像小林那女同事,她知道自己抛弃儿子不对,知道自己那么惦念儿子,她强烈拜托小林去送父亲最后一程,自己却没有勇气去见自己的儿子。人啊,是多么奇怪矛盾的动物,很多时候会被一种奇怪的情感支配,而不是理智。

还有一个人人都懂得的大道理,就是对职业的热爱。小林一直以为自己热爱大提琴,最后发现自己爱上了入殓师这个职业,他真的是爱,所以才那么执着,才那么神圣。这不是说他有干这份工作的天赋,而更多的是他明白这份工作的意义,他心底里爱这份工作。是的,这也是人人都懂得的一个大道理,但有几个人又因此而选择一份自己热爱的工作?或者被动选择后又热爱上自己的工作呢?我是佩服小林的。

整场影片,我认得的演员也就只是广末凉子了,她是在我对日剧刚冷却的时候出道的,所以那个时候还会八卦一下知名演员,那时,广末凉子还是一个阳光四射的青春美少女,这个剧里,她已经成熟了,举手投足是一个贤淑的主妇,演得很好,想这个片子也是多年前的老片了,这样想想,时光真的逝去好多了。自然,片子里其他演员都表演得很到位,尤其觉得小林和他师傅演得好。说到小林师傅,就是社长,他有两句话让人触入心底,一句是“没事没事”,一句是“好吃到让人难受”。

这是一个不错的片子,师姐推荐的都是不错的片子。

生活就是这样——《情枭的黎明》

“但是生活总是那么残酷,生活会逼迫着人成为各种各样的人,有些人变成了十足的坏蛋,有些人则变成了伪君子,这种人比十足的坏蛋还可怕。只是路是自己选的,不是成了坏蛋就可以抱怨生活的不公,就像卡立多一开头说的,很多坐牢的人都抱怨没有机会学好,是,那确实是屁话。只是在残酷的生活面前,我们得要多坚强?坚强地保护自己,不受干扰地做一个好人?”

阿尔•帕西诺,仅此看了教父一个角色,我就极其喜欢的演员。但说来有意思,我却一直没有找他的片子来看,直到最近,在偶然间看了他的两部极其之棒的影片,棒到刺激久不敲文字的我也忍不住叨叨几句。这其中一部就是《情枭的黎明》。

这是一个老套的黑帮故事,侥幸从监狱里出来,决定重新做人,却遇到种种阻挠,不得善终的故事。从很多电视电影里得来的印象,很多黑帮老大虽然都心狠手辣,但却非常讲“道义”,非常有原则,而且对某个女子至情至性的单纯爱恋。这里,也符合这个规律,而且,阿尔•帕西诺把这个身份演绎得流畅潇洒,没有一丝的做作,不会让观影人觉得那是一个虚假的故事,甚至,会让你喜欢上那个从法律上说应该是罪恶的卡立多。

故事的一开头,是卡立多对着法官打断的演讲,非常有气势,“我并不是说,若不是从小死了娘,我就不会学坏,坐牢的人都抱怨没有机会学好,不,那是屁话,在我娘还在的时候,我就是个小坏蛋,她还教我泡妞……容我向所有人保证,我已洗手向罪恶说拜拜了,这是我要告诉你的,我对贫民区的犯罪生活已经厌倦了,在优良的监狱里,我被感化了五年,日子没有白过,我被治好了,这样的话你一定听得很多,但我是真心话,真的,我悔改了,改过自新,而且不是你想的那样需要三十年,只要五年,我就重生了……”任谁,都不相信他这段话的几分真实性,但是卡立多是真心的,他只是一心想赚够7万就去梦想天堂入股经营出租车公司。但是生活总是不能称心如意的,即使是一个简单的梦想,也不是那么容易实现的,他那不学好的外甥把他带进了第一次杀戮,而他以为救了他命的瘾君子律师,更是让他走上不归路。即使他知道那是不归路,但是他的“道义”,他的“还债”心理,容不得他拒绝。但就他这个从小在黑帮里摸爬滚打的人,也没有意料到这个本不应该是道上的律师,竟然是黑吃黑,还要杀人灭口,灭的还是意大利后裔黑手党。当卡立多看着律师打死原以为要帮助越狱的黑帮头子,他就只知道玩完了,这比他答应律师帮人越狱更让他觉得恐慌。他准备逃亡了,虽然警察答应帮他,条件是指控已是罪大恶极的律师,但即便此时,知道自己有多危险,知道律师有多龌龊,甚至背后出卖他,他依然坚持他的“道义”,不曾答应跟警方合作。在现实中,这种行为是愚蠢而又犯法吧,但是在艺术上,却让人看到人性的坚持与不出卖自己灵魂,不出卖“朋友”的一种光辉。自然,他免不了意大利黑帮的追杀,只是可笑的是,他惊险地逃过了追杀,就要跟爱人远走高飞了,却被一直以来的“朋友”跟班出卖,死在一个他曾放过一马的小混混枪下,是的,梦想不会那么容易就实现的,悲剧总是一种常态。

卡立多除了开场一段气势的话,还有他回答女友“你杀过人吗?”的解释,他说他从小生活在哈林区了,这派小朋友不让去这条路,那派小朋友不让去那条路,那就无路可走了……有一天一个小朋友用弹丸枪打了他,那是他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被打,因为从第二天起,他也有了那样的枪……卡立多说那就是生活,是的,这就是生活吧,如果生活可以选择,谁不想生长在城堡里,好吃好喝还有人伺候,每天看看书,吟吟诗?但是生活总是那么残酷,生活会逼迫着人成为各种各样的人,有些人变成了十足的坏蛋,有些人则变成了伪君子,这种人比十足的坏蛋还可怕。只是路是自己选的,不是成了坏蛋就可以抱怨生活的不公,就像卡立多一开头说的,很多坐牢的人都抱怨没有机会学好,是,那确实是屁话。只是在残酷的生活面前,我们得要多坚强?坚强地保护自己,不受干扰地做一个好人?

Gail,一个学芭蕾舞的美丽女子,她的梦想是在百老汇演出,结果,她却靠跳脱衣舞来维持自己的生活。卡立多这个常年出入夜总会的黑帮人物,看到自己心爱的女人在台上跳脱衣舞的时候,震惊,无奈应该是一起出来的吧,他自己的劣迹斑斑容不得他说脱衣舞娘怎么样,Gail也说我没偷没抢,靠跳舞养活自己。可是当卡立多问她梦想的时候,她还是留下眼泪:梦醒了……”I hate my dream”。都说,人一定要有梦想,有了梦想,才会有前进的方向,才会有前进的力量,但是,当梦与现实太过遥远的时候呢?有几个能真的让梦一直指引自己?大多人都只是会恨,恨自己竟然还念念不忘那遥不可及,又无法忘记的梦想吧。可是生活即是如此,有几个人生下来就含着金钥匙,又有几个人能成为灰姑娘?I hate my dream,直入我心。

西恩•潘演的律师,真的很猥琐,真的很让人讨厌,从外形上那顶卷卷的头发,那表情,就很让人讨厌。西恩•潘是配角,所以他从一个黑帮律师所的书记员怎么变成律师,又怎么变成一个十恶不赦的律师,没有很详细的描述,西恩•潘的表演无疑是非常成功的,因为他从出场到结束都让人如此讨厌。

与其说喜欢卡立多,不如说我喜欢阿尔•帕西诺,他的演技实在是太棒了,其实他不帅,但是他一出镜,就是那么有气势,那么帅气。

任何一个人生,都是灿烂的——《灿烂人生》观后

一个难逢的”great movie”,看后欲罢不能,却无法表达,只是碎片式地记录几个片段。

分了两天看灿烂人生,而后的一个星期一直跳跃着放这个片子的片段,情绪一直沉浸在里面,欲罢不能。一遍一遍地回放着某些片段,永远也看不够,有些虽然觉得精彩,却不忍心再看。多长时间没有碰到这么深得我心的电影了?可是,虽然有万千情绪,想诉说,却不能够,又一次发现,自己的语言,是跟不上心底的感受。所以,不是不想,而是不能够评论这个时长6小时的片子,只是说,把几个印到我心底里的片段,碎片般地收拾起来。

片段一:马里奥把在看爸妈吵架的妹妹小嘉嘉拉到一旁,告诉妹妹以后长大了要像自己一样不要结婚,但是可爱的妹妹仰着头告诉他,长大后要嫁给他,马里奥充满溺爱地点了一下妹妹的唇,妹妹继续说,也要嫁给另一个哥哥尼古拉,马里奥更是满满地爱意亲了一下妹妹的额头。不管什么民族,什么肤色,大凡妹妹都是对哥哥充满着敬仰,而哥哥对妹妹则是满满的溺爱与保护吧。马里奥手点一下妹妹的唇,亲一下妹妹的额头,非常简单的动作,里面却是满得要溢出来的溺爱。有哥哥的女孩,都是幸福的。

片段二:尼古拉帮佐珍扣扣子,说:扣扣子是一个很复杂的事情。多么体贴又温暖的大哥哥啊。这个敏感,还生活在孩童世界里的佐珍能够安静下来,放下戒心,是心被温暖了吧?或许马里奥更关心佐珍,心疼佐珍,但几次却激怒佐珍,让佐珍受伤,而尼古拉,却是一个那么给人温暖的人。他一句“扣扣子是一个很复杂的事情”,连我这个受众,心都化了。

片段三:尼古拉和马里奥带着佐珍行走于未知的路上,兄弟俩都是大包小包,跟难民似的,然而他们走在海边,高兴地扔了包,兄弟俩配合地做了个杂技“展翅飞翔”的高难度动作。那笑声,是发自内心的纯真的快乐,连佐珍也受到感染。年轻多好啊,管原本计划好的旅游怎么样呢,管佐珍是怎么“累赘”呢,我就想放飞自己年轻的心,放飞自己的快乐。

片段四:美拉莉让马里奥帮她带上项链,这时的美拉莉,是一个幸福的女子吧,萍水相逢而又出现在梦中的男生,竟然能在陌生的城市再次邂逅,而且现在就在眼前,亲口告诉自己说要送自己一条项链,这算一种突然而至的幸福么?美拉莉的此时笑容,一如既往那么灿烂,那么温暖,那么美好。融化马里奥的,除了美拉莉的内涵,还有她这灿烂的笑容吧。但为什么,为什么马里奥给美拉莉带项链时的表情是那么“阴沉”,此时,他是在控制自己的情绪与情欲么?他怕负了美丽的美拉莉,也怕负了自己吧?可是,他终究控制不住自己,美好如美拉莉,你怎么需要?

片段五:马里奥似乎不经意地翻下了阳台外。马里奥一直对诸多不美好不能妥协,他一直抗争,却似乎越抗争陷得越深,他像春蚕一样吐丝裹紧自己,一层一层又一层,伤害自己,也伤害爱他的人。在热闹的新春里,他躲避热闹,一个人在冷寂的空房子里,这是他的性格,但是,他还是想念着美拉莉,想念着这个促动他心弦又被他伤害的人儿,可惜,他为数不多的主动并没有得到回报,美拉莉也正郁闷地拒绝外界的一切,包括电话铃声。似乎没有什么好依恋了,没有什么痛苦,没有什么犹豫,也没有什么决绝,就那样“玩”似的翻下阳台,这就是马里奥。美拉莉呢,她想到拿起电话的时候,已经晚了。这个悲剧,导演拍得一点都不悲戚,或者生死,在某些人心中,并不是难于跨越的。

片段六:妈妈从马里奥的房子里挑拣了几本书,马里奥房里最多的就是书了,妈妈拿几本是为了做纪念吧。母子三人悲呛地挪步,一本书掉下来了,尼古拉拣起来,但是妈妈发作了,把所有书都努力扔出去,是书害死自己儿子吧,这个从小爱看书,考试全得A的孩子,竟然一声不吭就抛下妈妈走了。尼古拉和妹妹抱着妈妈痛哭,妈妈却睁大眼睛,欲哭无泪,悲痛,莫过如此吧。她恨儿子,还是恨自己?

片段七:尼古拉跟佐珍说,他让茱莉亚被捕了,然后更是泣不成声,语不成句告诉佐珍马里奥已经离世了,生活在自己世界里的佐珍,手终于按在尼古拉肩上,一滴清泪挂在脸庞。一直给所有人温暖帮助的尼古拉,从来都是给别人解决问题,什么时候向人诉说过心底里的痛呢。佐珍,兄弟俩年轻时认识的特殊朋友,特殊到甚至改变他们人生的朋友,她,能够理解自己的痛,也有权力知道马里奥的离开。而佐珍呢,马里奥是第一个对自己好的人么?马里奥有时是粗暴的,但是心清如水的佐珍能敏感感受到他对自己的好。他的笑容,他的善意,他的帮助,甚至是他的粗暴,都是打动佐珍的东西吧,这滴清泪,代表的是深深的思念与痛苦吧。

片段八:茱莉亚想见女儿莎拉,只是远远地看着。她如愿地在博物馆里见着莎拉,然而莎拉即使回头盯着她,也不知道那就是自己的妈妈。咫尺天涯,是不是这个时候最好的形容词?即使信仰首位的茱莉亚,这一刻也是满腔心酸,仓皇失措。

很喜欢很喜欢这个小莎拉,婴儿肥的脸蛋,让人想捏一把,那回萌一看,是那么无辜,让人那么心疼。

片段九:尼古拉和妈妈要离开小岛,美拉莉跟妈妈说,留下来吧,然后安祖抱着美拉莉,撒娇似地说,奶奶留下来吧。妈妈惊喜到不知道说什么好,只好说衣服不够,善解人意的尼古拉排除了妈妈的心理忧虑,让妈妈和孙子一起呆在岛上,直到终老。美拉莉,何其善良,她没有得到过多马里奥的宠爱,她心里却一直惦记着幸福,和“与马里奥长得一样俊朗”的儿子安祖平静地生活在小岛里,而今,又让马里奥的妈妈与孙子一起生活,这让已经不敢面对光明的老妈妈重得天日,重新幸福地生活了。可爱的安祖,跟妈妈一样善良,开朗,笑容能融化冰封的人心。

一部我心底里认定的“great movie”,六小时的长度,自然留在记忆里的片段不是上面所枚举,马里奥的从军,尼古拉的穷游,兄弟两的相遇,兄弟两的爱情故事,马里奥的警察故事,尼古拉的精神病医生经历,等等,都是那么那么触到心底,只是情感呼之欲出,却一丁点都无从表达。于是只挑选几个要蹦出脑子的镜头,为难得一遇的好片子做一个记录。

爱,很简单;爱,很难——放牛班的春天

这是一个让我很喜欢的片子,然而并不以为这是一部“神剧”。

不知道这个影片为什么翻译这个名字,虽然不懂法语,也能估摸着不是直译,老实说,我不喜欢这样的一个名字。或者这就是多年前,一再被推荐这个影片,也不曾找出来看的原因。今天观看,亦是一种偶然。

这是一个让我很喜欢的片子,然而并不以为这是一部“神剧”。

这是一个主题并不是多么新颖的片子:一群问题学生,老师们因无法可施,都变得异常残暴,忽然降临了一个春风化雨的老师,用音乐和人文,更通俗地说,用爱感化了这些问题学生。但是不管何时,这种主题只要不是太过说教,都会满满地感人。所以,这个片子,让我盈满暖暖的感动。

忽然想起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没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会教的老师(家长),又或者说一个好老师能改变孩子的一生。但好老师,像影片里的马修老师那样充满爱心,对学生一视同仁的老师,几乎是微乎其微的,起码,在我长长的求学生涯里不曾遇到过,也不曾听我周围的同学朋友说过自己碰到过,当自己成为老师时,自己和周围的人也都未曾变成马修这样的好的引导者。相反,一些反面的事例却听过不少。看桐华的《那些回不去的少年时光》时,很感触的一个话题,就是她对老师的评价:大多老师的好只对好学生,而对“坏”学生,有着可怕的“恶”。其实这个我也是深有体会的,我至今都记得,我小时的一个老师,那个对我满脸慈善,像妈妈一样的老师,曾经忽然冲进教室,抓着一个男生的头,气恼地将那男生的头使劲往课桌上撞。我不知道这件事情对这个男生有多大的阴影,他是一个调皮的学生,经常被老师体罚,但着实对我这个旁观者有极大的心理阴影。如今,不可以体罚了,但是听来的老师们教育的功利性更甚,眼中除了“分数”,似乎不再有其他。很多时候很感慨,觉得求学孩子的可怜,后来又想想,老师不过是一门职业,很多人只是为此生活的一个工作而已,因此其他的东西或者就是一种苛求了。

马修这样的充满爱的老师,因为珍贵,而让我们感触与感动。我想,大多人都心存美好,都相信这个世界上有,或者说不少马修这样的老师存在某个平凡不起眼的地方,我们相信,我没有遇到过,或者你就遇到过了,像影片里的这群孩子,他们就遇到了。

电影让我深有感觉的另一个是那美妙的音乐,那种天籁般的童声,让人心灵安静。我以为,那个充满音乐天赋的皮埃尔是某个童星的配唱,原来是这个演员的真声,这纯美的声音出自这个纯美而忧郁的孩子,实在是相得益彰。上帝太宠爱这个孩子了,长着一张天使的脸孔,还有一副天使的嗓子。

还有那个让人总是想捏一把的佩皮诺,怎么可爱成那样。这个坚信已经双亡的父母会在星期六来接他的孩子,有那么一点可怜兮兮,又那么惹人怜爱。他总是不会回答问题,拼写错误,我相信那是因为他太小了,想到那么一个小细节,他作答不出来5+3是多少时,小声问同桌,我们是哥们吗?你可以告诉我5+3是多少么?同桌告诉他答案为53,他得到同桌的肯定后就快乐地写下这个答案。就那么一个小小的镜头,却是那么温馨,与充满问题与危险的环境格格不入。最后佩皮诺跑着追上他喜欢的马修,让马修带他离开,他深信,马修会带他走的,因为那天是星期六,当然,导演充满人情味,马修把他抱上了客车上。这是一个没得到过爱,又心存爱的惹人怜爱的孩子。

电影结束了,脑子里充满着孩子们合唱的优美,那确实是天籁的声音。

飞蛾扑火地渴求爱——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

这个世界上的芸芸众生,尤其是女人,应该都是惧怕孤独的。松子一次一次飞蛾扑火地去爱,也去索求爱,而一次又一次地被打入地狱,她总是得不到爱的回报,终于,连她付出的爱也没有人接受了……

小时候看过很多青春靓丽的日本偶像剧,却几乎从没看过日本电影。在我几乎完全放弃中国电影,主看欧美电影的时候,忽然看到网上有人介绍这个电影。在PPLIVE里,这个电影被打上“喜剧”的标签,正符合我“不动脑子傻乐”的要求,然而,看完后,发现与本意完全相悖,这个电影让我相当难受,虽然不像豆瓣里的有些影评者说的那样一直流着眼泪,但是,我是实实在在的难受,一种无以言表的难受。

我不知道怎么评判这样的一个人物,也许真的是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从世俗的眼光来看,松子做了很多错事,心甘情愿做他人的小三,卖身,杀人,可是也许正如别的评论所说的,她虽然被社会嫌弃,但是却是被导演喜欢的一个人,所以从头到尾,我都没有讨厌她,也没有恨铁不成钢的感情,仅此是心里无限的悲哀。或者真的是,生活在我们周边你我,或者就是我们自己,某种情况,某种意义就是被嫌弃的松子。

松子是一个对爱有过分需求的人,所以她即使被男人打得遍体鳞伤,也只说“只要不是一个人孤零零就好”,这个世界上的芸芸众生,尤其是女人,应该都是惧怕孤独的。松子一次一次飞蛾扑火地去爱,也去索求爱,而一次又一次地被打入地狱,她总是得不到爱的回报,终于,连她付出的爱也没有人接受了,家人也永远以她为耻:“只当你死了”,她开始万念俱灰,租住在一个跟家乡一般有一条小河的地方,除了吃饭喝酒,不说话,不扮靓,不洗澡,连呼吸都不想地自暴自弃。想不明白,这时的她怎么有活着得勇气,也许活着是人的一种本能。只是,最终,她想振作起来的时候,意外,也许是必然地死在一群小混混的棒球棍下,这一生,也许真就如她弟弟所说“她这一生,毫无意义”。只是,到底,她是导演偏爱的角色,所爱她的落魄的龙洋一把她当作上帝,虽然她根本不知晓,这样,多少让我这样的看客减少了一丝悲凉。只是,现实生活中的“松子”,或者就真正地一生被嫌弃了。

女人,心里虽然知道要独立,要自强,但是多少人心里却依然是希望白马王子的青睐,而自己就是一个幸福的公主。有多少女人会真正期望自己是所向披靡的女皇?所以,女人在这个世上,大多都是被动的,少数因为上帝的宠爱而幸福一生,大多也许都是悲哀无奈地“自强”。女人,难道天生就有更多的爱的期望?有几个人真能看破一切,自己好好地爱自己?

另外,这个片子的音乐很好听,那首童谣,让人满满的温馨感动,也许这美好的音乐和悲哀的人生,正好形成鲜明的对比。

何处是我家——电影《在路上》

影片一开头,是萨尔在路上行走,背景音不停吟唱“何处是我家”,想到书里的主人翁们都毫无目的在路上窜,忽然觉得导演强调的“何处是我家”,着实是到位。想起以前一个友人长期签名是“大抵心安是我家”,在路上的人,心是不安的。

博博知道我喜欢《在路上》这本书,当电影一出来,便帮我down下来了,他不知道的是,大多时候,我对改编自名著,尤其是我拜读过原著的电影,心里是排斥的。于是,这个影片在硬盘里躺了一两个月,直到某天无意看到“On the Road”,才忽然想看看这到底拍的是什么呢,这么一本几乎说没故事情节的场景式的书,对导演编剧来说是很有难度的。

影片一开头,是萨尔在路上行走,背景音不停吟唱“何处是我家”,想到书里的主人翁们都毫无目的在路上窜,忽然觉得导演强调的“何处是我家”,着实是到位。想起以前一个友人长期签名是“大抵心安是我家”,在路上的人,心是不安的。

影片剪辑的是一个一个场景,有无数多个场景,是他们这群年轻人在某个场合下,吸毒,跳舞,喝酒,乱交,他们的精神一直处于极端亢奋状态,似乎除了毒品,酒精和性,没有其他地方可以发泄。还有就是“在路上”的场景,他们除了飙车,顺手牵羊在超市里偷点吃的,或者讹诈汽油,剩下的也是性。这些场景书上都有描写,只是编导把其中某个小片段摘出来,然后影像化。或者,没看过原著的人,应该是看不懂这个影片的,眼中或者就只有一个一个跳跃的片段。

演萨尔的演员,我是很喜欢,有些许奇怪,其实他不算出彩。在书中他的分量比迪安少很多,但影片中却不见得,不单从出场的镜头,就从人物丰满程度来讲,都不比迪安少。唯一让我觉得很不满意的是,最后的镜头似乎表明,萨尔回归了社会,回归了家庭,不再是在询问“何处是我家”的人。我以为,原著并不是这样一个意思,就原型,作者本人,也是酗酒吸毒而死的,他始终都是寻找心灵所向的“垮掉”的人。

迪安这个演员,以我的审美观来说,不够帅,招惹人的气质略显不够。我以为,不管书上也好,影片也好,迪安都是一个招惹男人,也招惹女人,放荡不羁,以精神领袖的方式带着大家“在路上”的人。不过表演得还算到位,把那种不需要任何羁绊,包括老婆孩子,没有责任感,心不愿意安在家里的境况都表现出来了。

玛丽露的演员,是我唯一认知的,暮色里的斯图尔特。曾经看过暮色的男主演说过,演暮色不需要演技,只需要把表情做到便秘那样,便可以了,我一直以为,斯图尔特在整个暮色里的表情就是那样的。其实她在这个片子,表情也一如既往,不知道是不是她属于没有多少面部表情的人。倒是她的肢体动作,演得很放肆,那种忘我尽情地舞动,那种乱交的迷乱,都算到位。如果不看她的脸,觉得那确实是一个与在路上的人一起共鸣的,发泄自我的一个不知“何处是我家”的少女。

而影片还有一个细节让我留意的是,在主人翁的桌面上,或者在车的挡风玻璃处,好几处都出现了《追忆逝水年华》这本书,想来编导是用这本书来烘托这群在路上的人,对书,或者说某类书的热爱,表现他们内心灵魂深入的一种渴求。或者正是在寻找这种渴求,他们才不知道“何处是他们的家”,也是因为这种渴求,他们是内心始终是没有垮掉。对阅读,对写作的喜爱或者依赖,正是原著的表现,也是原型的实际行为。

将近两个半小时的影片,我看得很畅快,这是一部为数不多,我既喜欢原著,又喜欢改编的电影。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我原本就因为没有背景知识,而无法了解《在路上》这本书真正的内涵,所以想象的余地不多,倒是电影给了我一个启发。

PS: 电影里的翻译的人名与我所看书本的人名翻译不尽相同,上面的人名翻译都来自所看电影版本的翻译。

相关阅读:脱缰的灵魂——读《在路上》 Betty @ 2013/01/06

彻骨的颓废——《离开拉斯维加斯》

这是一个很颓废的故事,透入到骨头里的颓废,以我们从小被培养成归纳“中心思想”脑子会立即反应过来:这个片子似乎没有主旨!更恰切地说,是没有“引导正确的价值观”。尼古拉斯把本这个角色的极度颓废演得入木三分,不是绝望,仅此是万般皆空的颓废……其实,我想,我就是被这么一点感动了,也触伤了,很多时候,人,真的连自我悲哀与自我放纵的机会都没有。

很老实地说,这是一个我个人非常偏爱的片子,我也不知道究竟是什么原因。这是一个很颓废的故事,透入到骨头里的颓废,以我们从小被培养成归纳“中心思想”脑子会立即反应过来:这个片子似乎没有主旨!更恰切地说,是没有“引导正确的价值观”。可是,我就是无可救药的喜欢这样一个颓废得近乎糜烂的故事。或许,原本,我就是一个颓废的人。

尼古拉斯•凯奇演的本(BEN),是一个被公司开除的潦倒的酗酒的编剧,他变卖了所有的家当,然后开车到拉斯维加斯去等死,是的,他去拉斯维加斯的目的仅此就是喝酒,把自己喝死为止。他为什么选择拉斯维加斯,或者因为这个城市的喧嚣与糜烂与喝死自己更符合一些?在这个光怪陆离的都城里,他遇到妓女莎拉,他并不想蹂躏践踏莎拉,他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嫖客,他只想说说话,也许他只是极度空虚,也许他对女性都已经完全没有了欲望,人生只剩下一场空。而他这不同普通意义上的嫖客的行为,让莎拉因此对他有了好感,莎拉或许因为得到了“尊敬”,或许是因为同病相怜,也或者说看到一个比自己更弱的人。因此,两个极度卑微的人就紧紧靠在了一起。莎拉并没有因此劝阻本停止酗酒,她只是用自己极其卑微的一点力量给本一点点温暖,同样,本也本能地给她一点点的尊严。但是,在这个社会上,他们就是两个卑贱的人,受人鄙视,受人控制,他们也不曾想过摆脱,只是沉沦,也许,死亡,就是解脱一切的办法。

我看过不少尼古拉斯的片子,唯独觉得他这个片子演技是一等一地棒,他把本这个角色的极度颓废演得入木三分,不是绝望,仅此是万般皆空的颓废。想起曾经看过的一个帖子,作者自称北大的博士,他说每年总会有一段时间产生结束自己的念头,而世人一定会说你怎么可以这样,你要想到你父母的可怜,但是,他说,那一刻,已经觉得自己是最down的了,其他人还能down到哪里呢?也许这一切按正常的价值观来说,都是极端自私的。但按照自我的个体而言,也许只是没有压制自己的一种欲望吧。本就是这样,所以,他唯一的想法就是把自己喝死了,除此,他没有任何其他想法,世间的一切情也好,欲也好,跟他都统统地没关系了。其实,我想,我就是被这么一点感动了,也触伤了,很多时候,人,真的连自我悲哀与自我放纵的机会都没有,我们为了很多很多世俗的东西,不得不伪装自己,让自己在世人面前强装欢笑,强装强大,我们为了很多很多的东西活着,但就是不为自己最初的想法。

是的,我就是喜欢这个彻头彻尾的颓废片子,这个没有“引导正确价值观”的片子,并没有让我跟着颓废而虚无,只是感慨。也因为这个片子,我真正喜欢上了尼古拉斯。

忠于内心——时时刻刻

“三个看似毫无关联的女人的故事就在光影中不停切换,我想,这三个不同的女人相同的就是对生命的感悟,生死,或者世俗都不可怕,重要的是要面对自己内心的世界,到底想要什么……或者说,人应该忠于内心的想法,开放地追求对生命的爱?”

豆瓣里有人说,看了《时时刻刻》,会抑郁得想自杀。我想,我是没看懂这个片子的。也不奇怪,影片里的其中一个主人翁和她的小说是真实的历史人物和真实的小说,这个小说《戴罗薇夫人》是影片的一条线索,而孤陋寡闻的我,对这作者和这小说都一无所知。

这是讲述三个不同时空的女人的故事,三个不同身份不同背景的女人一天的故事。伍尔芙因为精神疾病生活在伦敦郊区的一个安宁的小镇上,她在完成她的小说《戴罗薇夫人》(Mrs. Dalloway),小说里必须有一个人要死掉,她回答她丈夫说“死是为了衬托活着的人”,她神经兮兮,虽然她丈夫爱她放弃了一切,在这个郊区里为她开了印刷厂,可她却觉得像牢笼,窒息,她甚至害怕佣人,她在车站里对老公说“如果让我在死亡和里齐蒙德之间做选择的话,我选择死亡。”也许,对这个天才来说,死亡不可怕,可怕的是一种窒息。最终,她选择了沉入河中。

劳拉是一个家庭主妇,同样有一个深爱她的丈夫和一个敏感可爱的孩子,但她却觉得生活有种说不出的桎梏,她一直在翻阅《戴罗薇夫人》,她想在她丈夫生日那一天在宾馆里看着小说自杀,最后她还是选择活下来,她选择了抛夫弃子这种世人所不能容忍的事情。

克拉莉莎是一个编辑,守候着一个天才诗人,曾经的爱人,她因为与戴罗薇同名,而被叫做戴罗薇夫人,她很尽力很努力地做好一切,讨好一切,诗人最终却依然选择在她眼前往窗前纵身而下,她几乎崩溃。只是最后,劳拉,诗人的妈妈来造访的时候,她似乎才悟出生命或者生活中一些真谛。

影片叙述方法很特别,不停在三个女人的故事中跳跃,三个看似毫无关联的女人的故事就在光影中不停切换,我想,这三个不同的女人相同的就是对生命的感悟,生死,或者世俗都不可怕,重要的是要面对自己内心的世界,到底想要什么。只是俗人如我,真没看明白,这三个女人,特别是天才伍尔芙追求的到底是什么。

看简介,说三个女人都是影后级的人物,最赞的还是我喜欢的妮可的表演,说实话,我是没有认出妮可来的,美艳的妮可竟然可以化妆成一个普通的神经质的作家,她把那种神经质和天才内心的痛苦演得入木三分,那种跳笔的手势,装睡的神态,不敢注视仆人地下命令,真是很到位。

看这个影片,还有一点让我这种低级趣味的人糊涂的是,克拉莉莎是明确的同性恋,或者说双性恋,劳拉似乎也有这种倾向,伍尔芙也狠狠地亲吻了一下她的姐姐,是否她也有这种倾向?还是说她羡慕她姐姐,或者说只有她姐姐能真正了解她?作者把同性之爱融入这个小说,跟她反省的人生与死亡有和关系呢?或者说,人应该忠于内心的想法,开放地追求对生命的爱?罢,这不是我这种文盲所能了解的。

“这个城市很肮脏”——《出租车司机》

街头,晃动着霓虹灯,晃荡着妓女,酒鬼等“肮脏”的东西,而整个城市充斥着灯红酒绿,散发着荷尔蒙的味道。崔维斯彷徨不知所措,只是漠然地看着这个城市,去着整个城市每一个地方。他是不舒服的,就像他对坐他车的总统候选人说的一样“这个城市很脏”,诚然,他说的脏不单表面上的垃圾,更多是人们精神灵魂上的垃圾。

在很多论坛里看过这个电影名字,知道这是部很出名的电影,在看《拜见岳父大人》的时候,也知道罗伯特是很出名的影帝。因此,或者是抱着很高的期望来看。

这是一部让我看着有点压抑的电影,而主人翁崔维斯又是让我看不太习惯的自以为是,所以,说实话,我并不怎么喜欢这个电影。

崔维斯是一个从越南战场回来的人,回来后,满身的劲儿不知道往哪使,所以只好开晚班的士,好让自己在深夜里一直工作。而纽约的街头,灯红酒绿地,晃动着的霓虹灯,晃荡着妓女,酒鬼等“肮脏”的东西。崔维斯是不舒服的,就像他后来对坐他车的总统候选人说的一样“这个城市很脏,很臭,到处都是下水道的味道,政府要好好处理一下”,诚然,他说的脏不单表面上的垃圾,更多是人们精神灵魂上的垃圾。他只是漠然地看着这个城市,去着整个城市每一个地方,即使很多别人不愿意去的“有危险”的地区。

当他无意看到为总统选举工作的美丽小姐贝西时,他应该是爱上了这个干净的女孩,他很会说话,他得来了贝西的约会,然而他们毕竟是两个世界的人,他可以毫无顾忌地看色情片,贝西却觉得受到了莫大的侮辱,因此,不管崔维斯如果想弥补,贝西不再搭理他,毕竟,他在贝西小姐眼中,应该也是个“下层人”吧。崔维斯为此再一次感受到了孤独,他以为这缕可以拯救他的光芒,也远离他了。贝西不过和别人一样“冷漠而疏远”。崔维斯在城市生活的最深的感觉,应该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冷漠,疏远”吧,所以他才那么孤独。想来,我们现在活在这个都市里,又有几个人觉得不孤独?人与人之间除了冷漠还是冷漠,所以,我们才会想起小时候的邻里间的友好。

之后的崔维斯应该变得有些执拗了,或者,他觉得活着都没有太大的意思,他的很多行为,都只能指向他内心的孤独与无聊。他买来很多枪支,他把每一把枪绑在身上的各个部位,导演一次又一次地刻画他在镜子前绑枪,拔枪,试枪,这些一再重复的镜头,除了说明崔维斯心底里极端的孤寂和恐慌,没有任何其它。所以,他为了证明自己,想去刺杀总统候选人,他剃了个可笑的流氓头,带着一身武器,只是,被重重保护的总统候选人,怎么能是他这种小人物可以刺杀的,所以,还没拔枪就被发现了,他只能落荒而逃。

另一个更为主线的故事是,崔维斯在载客的时候,碰到一个美丽想跑的小雏妓,当皮条客拉小雏妓,并扔给崔维斯一张皱得烂纸一般的钱币,崔维斯想做些什么,但终究什么也没做。当他被贝西抛弃的时候,他想到去拯救小雏妓,他当成嫖客去找这个美丽的女孩,可是女孩不理解他要做什么,甚至不明白他花了钱为什么什么都不做,不过小女孩也心生感激,答应第二天跟她吃早餐。而在共餐的时候,崔维斯一直在说皮条客是最下等人的,最下作的人,小女孩其实并非被迫,她说“小子”没打过她,所以她很尴尬地听着崔维斯的评价,甚至想要发作。换一个镜头,“小子”抱小女孩跳舞,口里呢喃着说爱小女孩。原来,这个小女孩不过是被蛊惑的。我又忽然想到,据说,DG很多妓女就是这样养着一个男人的,或者说一个皮条客。我不明白这些女孩,做着自己不愿意的最不齿的事情,赚来那血淋淋的钱,还要供给一个男人使用?有人说,这些女孩不过是想证明她们是正常的,她们还是有人爱的。爱,原来有这样的谎言。

然而,戏剧性地变化,崔维斯留下一笔钱给小雏妓,就想刺杀总统候选人,结果在落荒而逃的时候,直接就跑到雏妓那里,一枪毙了皮条客,又毙了另外一个受益者和一个嫖客,在他伤痕累累的时候,等着警察到来抓他的时候,他却成了独闯黑窝的英雄。这到底有些反讽的意味。

最后,贝西坐上了崔维斯的出租车,也许每个女人都有崇拜英雄的情结,只是,崔维斯放下她,开着车离去了。此时的崔维斯在想什么呢?他想明白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这是一个反映美国70年代的故事,那时,很多士兵从越南战场回来,他们彷徨不知所措,而整个城市充斥着灯红酒绿,散发着荷尔蒙的味道。镜头里晃动的纽约街景很能诉说这一点。当几十年后,我偶尔去过一次纽约街头的时候,发现那已经是宁静而干净的街头,人们都回归家园了。而我们呢?处处的夜夜笙歌,繁华浮躁,比当年的纽约街头,更是有过之吧。人们心目的恐慌,又怎么能排斥。有人说,电影能很好地反映当年的时代,可是在我们的家园呢?